10月4日下午,历经四天的激烈角逐,“奔跑吧・少年”2025 年贵州省第一届青少年武林争霸赛总决赛在贵州省清镇体育训练基地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贵州省首次针对青少年武术搏击领域打造的省级标杆赛事,本次总决赛不仅为2000余名全省精英选手画上了竞技征程的圆满句号,更以专业的赛事组织、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贵州拳击、跆拳道、武术散打三大项目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体教融合战略在青少年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四天竞技淬锋芒 少年武者显真章
自10月1日开赛以来,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的赛场始终充满热血与激情。拳击擂台上,选手们凭借精准的出拳与坚定的防守展开力量博弈,每一次躲闪、每一记重击都引来观众阵阵喝彩;跆拳道赛场中,红蓝护具的身影穿梭腾跃,标准的品势与利落的腿法尽显青少年的敏捷与专注;武术散打竞技区,选手们将传统武术技法与现代搏击规则巧妙融合,进退之间展现对 “武魂” 的深刻理解。
展开剩余81%赛场上,少年武者们不仅展现了扎实的技术功底,更传递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多名运动员凭借最后一回合的关键进攻逆转战局,现场教练感慨道:“从分站赛的紧张生涩,到总决赛的从容应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赛事承办方贵州省清镇体育训练基地持续提供专业保障:标准化的竞赛场地、完善的医疗应急设施、细致的后勤服务,确保每一场比赛公平有序进行;裁判团队严格遵循项目竞赛规则,以专业判罚保障赛事公信力,让 “公平、公正、公开” 的体育精神贯穿全程。
奖项落定载荣耀 体系搭建促发展
随着最后一场拳击项目决赛的锣声响起,本次总决赛的所有奖项正式揭晓。经过四天的层层角逐,武术散打项目中:黔武决俱乐部(12金7银4铜)、荔波县代表队(10金3银3铜)、平塘县克度中学(7金4银10铜)位列金牌榜前三名;在跆拳道项目中,遵义市第五中学、毕节市永煌跆拳道俱乐部、铜仁市第十五中学包揽金牌榜前三名,拳击项目则由习水县温水镇中心小学、京学贵阳实验附属实验学校、黔西市第七小学包揽金牌榜前三名,获奖选手们手捧奖牌与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而未站上领奖台的选手也纷纷表示 “收获满满”—— 通过与全省精英交流,找到了技术提升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赛事从前期七个分站赛(黔西南安龙、黔东南凯里、毕节百里杜鹃、黔南贵定、铜仁万山、贵阳清镇、遵义习水)的广泛选拔,到总决赛的集中比拼,构建起 “选拔 - 培育 - 展示” 的完整赛事体系。赛事自 5 月启动以来,累计吸引超万名青少年参与,不仅让更多孩子接触到拳击、跆拳道、武术散打项目,更发掘出一批具备潜力的青少年体育人才,推动‘体育苗子’向‘专业人才’转化”。
体教融合结硕果 武林新章向未来
作为贵州省体育局与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重点赛事,本次武林争霸赛始终以“体教融合”为核心导向,成为推动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赛事打破了体育训练与校园教育的壁垒,许多参赛选手来自中小学,他们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与训练和竞赛,既锻炼了体魄,又培养了坚韧意志。未来,将推动更多武博项目进校园,让传统武魂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从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角度来看,本次赛事也让“武魂” 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新生,赛事不仅展示了现代搏击运动的魅力,更在规则讲解、礼仪引导中融入传统武术“崇德尚武” 的理念,比如跆拳道赛前的敬礼、武术散打对技法与品德并重的强调,都在潜移默化中让少年们理解“武”的真谛,这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奔跑吧・少年”2025 年贵州省第一届青少年武林争霸赛总决赛的圆满落幕,不仅为贵州青少年武术搏击运动写下了精彩开篇,更奠定了“以赛事促普及、以普及促发展、以发展促融合” 的良性循环基础。未来,随着赛事体系的持续完善,贵州将涌现更多热爱武术、体魄强健的青少年,为全省体育事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 杨 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陶 庆
编辑 申雨婷
二审 张紫莹
三审 王晓峰
发布于:贵州省